已故中山籍院士

发布时间: 2022-12-15 出处: 市科协 

郭仲衡院士

郭仲衡院士(已去世),1933年3月2日生于广州,1993年9月22日去世,应用数学和力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广东中山。1953年选拔赴波兰留学,在华沙大学学波兰语,选修数学、力学,在华沙工业大学毕业和获硕士学位,继在波兰科学院获博士学位。1963年回国后,一直任教北京大学。1979年晋升为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任应用数学教研室主任,是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8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从事基础力学、应用力学、张量分析和数学力学等方面的研究。首创两点张量抽象记法;在连续介质力学中率先使用Lie导数;得到非线性弹性动力学现存3个精确解中的2个;解决了3个本构基本量的正确定义及内蕴表达,所给出的伸缩张量率被称为“郭氏速率定理”;建立了开闭口薄壁杆件的统一理论;提出了对场问题普适可用的“主轴内蕴法”,简称“π-方法”。



阮雪榆院士

阮雪榆院士(已去世),1933年1月6日出生,2019年2月3日去世,压力加工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中山沙溪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阮雪榆院士历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塑性成形工程系主任,同时也是中国冷挤压技术的开拓者,首创冷挤压许用程度理论,在中国首先研究成功黑色金属冷挤压,并应用于生产。1983年阮雪榆院士创建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1995年国家批准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并成功地探索高新科技与国外工业生产相结合的道路。

阮雪榆院士应邀担任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全市委员会名誉主席。





梁植权院士

梁植权院士(已去世),1914年3月5日生于山东烟台,2006年6月14日去世,医学生物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广东中山。他研制的“实研二号”“实研三号”代血浆已用于临床;他研究过核酸的一级结构、中国异常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现6种新类型血红蛋白;发现3个抗胰蛋白酶新变种,并证明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变种为Etokyo;又承担地中海贫血的体细胞基因治疗研究的指导工作。



梁树权院士

梁树权院士(已去世),1912年生于山东烟台,2006年12月9日去世,分析化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广东中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33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1934年赴德国留学,1937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哲学科博士学位,继在奥地利维也纳(Wien)大学分析化学系从事无机微量化学研究。1938年回国,历任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化学系副教授,重庆大学化学系教授。1947-1949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长春综合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工作站和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前后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化学学报》主编,国际分析化学刊物《Talanta》学术顾问。1958-1966年任中国科技大学校务委员,兼职教授,并兼副系主任,八十年代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梁树权院士从事科学研究六十余年,为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振兴,尤其为我国的分析化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著、译、校订书籍十余种,如《铁矿分析法》《容量分析》《无机痕量分析》《络合滴定及其应用》《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赵梓森院士

赵梓森院士(已去世),1932年2月4日出生,2022年12月15日去世,光纤通信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籍广东中山石岐。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在国内率先提出“用石英做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做光源、数字编码做通信机”的正确技术路线,并一直沿用至今,使我国在发展光纤通信道路上少走了多年弯路。他是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公认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

赵梓森院士历任武汉邮电学院讲师,邮电部激光通信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武汉邮电科学院副院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195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赵梓森院士应邀担任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八届全市委员会名誉主席,还担任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山市光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上一条:杨广中院士
下一条:最后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