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工改”:名副其实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
编者按:
10月17日,南方+《南方观察》专栏大篇幅报道中山“工改”,从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两个维度,深入解读中山“工改”如何带动产业凤凰涅槃、城乡形态脱胎换骨,为中山扭转时局、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以下为报道全文:
近日,广东省委主要领导调研中山时肯定中山“工改”:是名副其实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为全省特别是珠三角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探了路破了题。强调要争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血性与干劲,中山近年来最大的改革,就是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这是涉及范围广、触及程度深的一次系统性改革:23个镇街全面铺开、整理4.2万亩低效用地、预计拉动近1700亿元投资。
中山“工改”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重塑城市发展底层逻辑为“题眼”,通过重塑空间推进产业升级、生态建设、安全生产、社会治理。作为“关键一子”,“工改”推动中山“百千万工程”“满盘活”,带动产业凤凰涅槃、城乡形态脱胎换骨。
中山也是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的缩影。于珠三角而言,要勇挑“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大梁,也必须在探索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的新路子。
荡开层云千叠,踏平坎坷成大道。新征程上,继续用好“重要法宝”“关键一招”,中山以“工改”破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系统集成等更深层次挺进、向更高境界迈进。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发展与民生的双赢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对中山“工改”的评价,有两个维度极为关键:发展工程、民生工程。
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惠民生。从改革成效看,源于破解企业发展用地难、生产方式低效落后的中山“工改”,直接推动了制造业发展: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4.2万亩,项目容积率从改造前的不足0.65提高到3.0以上,土地亩产有些提升数十倍,服务738家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新招引993家企业,预计拉动新增投资总额近1700亿元,2023年推动全市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较2021年分别增长了77.3%、40%。
源于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中山“工改”,同时也带动了富民增收:依托“工改”提升村集体土地效益,“工改”项目集体物业价值普遍提升10倍以上,有些甚至达二三十倍;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6万元、排全省第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42∶1,连续10年保持全省最低;铲除低效工业污染源头成效明显,推动城镇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央督时25%提升至86%,还有超2500家污染企业将实现“园区集聚、统一治污、产业提升”;累计拆除400多宗违法建筑和危旧厂房物业,2023年低效工业园发生火灾相比2021年下降近30%……
无论是为了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外来企业项目落地,还是为了提升村集体土地价值、带动富民增收,抑或是为了生态节能、绿色发展,中山“工改”实践证明,推动改革,最直接的力量源于人民,最实在的成果惠于人民。
位于中山北部的黄圃镇大岑村,就是中山“工改”的一面镜子。
今年9月,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迎来了首批投产企业。这片曾经“长”满破旧锌铁棚、遍布“小散乱污”厂房的小岛,不仅建起千亩连片现代化产业园,村民收入也将迎来倍增:根据估算,项目第一阶段改造完成后,大岑村村集体收入增长约6倍,股民人均租金收入将比改造前增长5倍。
如今的大岑村,修建起了宽阔大道,曾经的污水变得清澈,一河两岸工程成为群众休闲好去处,曾经暮气沉沉的锌铁棚焕然一新。产业升级更有方向、村民腰包更鼓,大岑村“工改”改出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图景,也改出了“百千万工程”的有效路径——2023年,大岑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既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又让群众百姓受益;既着眼于顶层设计,又落脚于民生福祉。一项改革,两大工程,抓住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点、落脚处。
抓住“牛鼻子”从全局最关键处起笔
高质量发展大局千头万绪,中山为何从“工改”破题?
一边,是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锌铁棚厂房;另一边,是30多亩的丢荒用地——这是三年前,位于神湾镇福源路旁旧工业区的情景,也是中山26.8万亩产业低端、碎片化严重、隐患突出低效工业园的真实写照。
受土地之困,中山久矣。
截至2021年底,中山土地开发强度接近40%,其中有8个镇街高于50%,最高达86.9%。不仅开发强度大,更突出的问题是土地低效利用:早期开发的单层锌铁棚厂房11.2万亩,占已出让工业用地的33%,平均容积率不足0.65。
受制于土地空间,多年来招商引资项目落不了地、一批本土骨干企业为增资扩产被迫外迁制约了中山产业发展,工业投资额曾经连续多年珠三角垫底。与此同时,大量低效工业园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给中山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严重污染水环境——中山污染企业(单位)大部分集中在低效工业园内,大量工业废水直排河涌,对水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
安全隐患突出——以2021年为例,由于生产方式传统、工艺落后,监管难度大,全市低效工业园平均1.2天发生1起火情,造成财产损失占比约95%;
影响城乡面貌——产业规划配套滞后,单层锌铁棚厂房形态残旧,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突出,是生态建设的最大“拦路虎”。
同时,这一难题也抛出了中山如何构建新优势、抢抓新机遇所面临的新问题: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怎么才能接住来自珠江口东岸的资源外溢、留住大湾区游客?
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牵住改革“牛鼻子”。最迫切的问题,往往也是改革最关键的起笔处。面对挑战与机遇,中山最要紧、最关键、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定好盘子、理清路子,为高质量发展准备足够空间、有效载体。
“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中山以“工改”作为关乎全局的改革“牛鼻子”,重塑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系统回应了新时期对土地要素保障提出的新考题:
向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头号难题”开刀,启动“以地谋发展”的改革升级。
系统再造打破藩篱扭转格局
世间万事,知易行难。行之所难,难就难在利益的掣肘,难就难在观念的束缚。
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敢于触动“奶酪”,突破利益藩篱。淘汰落后产能,必然触及低端产业的固有利益;改造散乱污锌铁棚,必然影响部分“二房东”的高价房租。推动空间再造,不可避免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越是格局难破,越要下定决心、勇往直前。
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冲破观念束缚,敢于“动真格”。推进“工改”,中山并未采取“以点带面”的试点形式推进,而是在23镇街全面铺开。“改革试点,就是在各镇街同时试点。”中山市委主要领导曾透露,抓住了“牛鼻子”、坚定了方向,就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全力以赴推进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大胆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工改”期间,并非没有质疑:在世界经济下行阶段,改变原有发展惯性是否稳妥?正如“冬天的投资”更具性价比、前瞻性,在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更有利于算清“家底”、谋未来。实践证明,中山“工改”不但没有拖慢经济发展速度,反而带来了局面的扭转:2023年,中山实现GDP增速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1%、工业投资增速47.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GDP总量超越湛江,全省排名第九,迈出了扭转发展势头的一大步。今年上半年,继续以4.5%增速排名珠三角第五。
无私方能无畏,无畏方能担当,担当方能推进改革。
“要坚决打破一切不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瓶瓶罐罐’,只要有利于高质量发展就要大胆干、大胆闯。”对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中山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工改”推动发展动能系统再造,建设高质量现代化新型园区,推动产业变革。
——再造发展动力。有了4.2万亩新空间,中山制造业当家底气更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新抓手,建华控股、欧普照明等一度外迁的本土龙头企业又回来了;新产业格局渐成,大企业、大项目纷纷抢滩中山,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气象渐成,新“十大舰队”再扬帆。
——促进审批改革。通过全盘谋划、技术联审、联席决策“三个靠前”再造审批流程,审批步骤从12个压缩至6个,项目审批时间从超20天压缩至3天。清理113项“自捆手脚”的政策,出台86项“工改”新政,探索创新“单一主体归宗+连片奖励”“挂账收储+异地代建”“综合整治+三生共融”等10种改造模式,极大激发了经营主体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城乡面貌焕新。形态破旧的锌铁棚厂房上,建起一幢幢高标厂房,一个个现代产业园孕育而生,生产、生活、生态实现有机融合。推动园区周边道路、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商超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绿地、公园等日渐增加,生态观光带多了,周边环境美了,城乡面貌实现大改善大提升。
——招商新路日趋成熟。首创“工改”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联通“中山看地云”工改模块,“一站式”实现项目拆除整理、建设进度、招商引资等环节全链条信息化管理,更好呈现区位优势、交通布局、周边产业配套及产业分布等信息,推动优质项目高效导入。目前,中山已发布“工改”产业园项目近百个,挂榜招商项目超140个。通过以地招商、以房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更好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产业,打造“上下游就在上下楼”产业生态圈。
从“工改”模式的创新,到各领域的变革,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创新成为发展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推动中山气势如虹的“工改”实践。
示范引领为珠三角破了题探了路
中山的发展,就是珠三角的缩影。中山之困,也是珠三角乃至全省面临的共性难题。
十几年前,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昭贤最大的焦虑,是如何再“挖”出一点点的厂房使用面积。这是当时佛山顺德区的一个紧迫现实。当时,顺德区的土地开发强度接近50%,远超国际公认的30%的警戒线。
8年前,一则华为总部可能外迁的消息引发热议。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否认传言的同时,也抛出了一个珠三角工业发展的困惑: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广东省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曾提到这么一组数据:珠三角村镇工业集聚区用地面积约150万亩,占工业用地总面积478万亩的31%。但产出极低,2019年珠三角集聚区的工业增加值约617亿元,仅占地区工业增加值2%。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项目数据也曾提到,近十年来,珠三角用地形势日益严峻,大部分城市超过30%的国际警戒线和国内一线城市及大都市的平均水平,部分面临“无地可用”局面。
过去40多年,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模式在珠三角经济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走出了一批全国百强镇、千强村,美的等中国500强企业,就是在这些村镇走出来的。
然而,对土地的粗放利用同样积累了不少历史问题。当土地的供应效率降低,其发动机的功能在减弱;当土地供应结构发生改变,工业用地的供应占比在降低;当土地出让成本上升,净收益在下降。
改革迫在眉睫。
2023年2月召开的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明确,广东将主攻“工改工”,推进成片连片改造,拓展制造业的保障空间。此外,《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也明确提出“粤产粤优”亩均效益资源配置改革。
中山“工改”,为“粤产粤优”亩均效益资源配置改革提供了参考性、示范性经验。
其中有两个维度值得关注:不仅仅是空间扩容思维,中山“工改”更着眼于构建新型工业产业链的打法——通过改变资源集聚、流通的方式,实现对工业地产的深度激活;注重合理预留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及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空间,从产业入手带动产城融合,推动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变革。
过去三年,中山用改革破题,腾出了超4万亩空间,找到了一条可操作、可复制的路径,为再造珠三角提供了一个新路径。可以看到,在整备土地、为制造业腾挪空间的背后,中山“工改”不是一个简单的为制造业腾挪空间的孤立事件,而是与营商环境、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密切相关的城市建设新逻辑。
“坚持从实际出发,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更大成效,推动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不断优化提升城市界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这是中山的新命题,也是争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的新要求、新任务,需要数百万中山人以更大的除弊创新之勇气、大刀阔斧改革之魄力,投入到这场改革事业中来;需要全市上下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将再创业这股心气坚持到底、奋斗到底。
开足马力、劈波斩浪。坚定了航向,便能闯险滩、战激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中山“工改”在奋进中发展,于变革中新生,向着更开阔的水域破浪前行。